冷链温度监控——第五期
冷链的温度监控规范
随着我国冷链市场的迅速发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运作模式与国际接轨,我国制定了一些冷链规范,其中对温度监控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
对运输过程中温度监控要求较高的是医疗行业。中国政府于2005年颁发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明确指出,从事疫苗批发经营的企业必须:1)具有保证疫苗质量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2)具有符合疫苗贮存、运输管理规范的管理制度;3)应当对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同时进行疫苗接种的单位也需要具有符合疫苗贮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此后在2006年卫生部颁布的《疫苗贮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的第十六条中明确了温度记录的要求,规定疫苗贮存必须有温度记录,同时要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对运输过程中的疫苗进行温度监测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疫苗名称、生产企业、供货(发送)单位、数量、批号及有效期、启运和到达时间、启运和到达时的疫苗贮存温度和环境温度、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运输工具名称和接送疫苗人员签名”。可以看出,在疫苗贮存和运输中,温度监控是必须的、强制的。
在食品行业,2007年上海市出台了我国冷链物流的第一个地方性标准DB 31/T 388-2007《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对食品的冷链流程、冷藏贮存、批发交易、配送加工和销售终端等流通环节的温度控制质量卫生管理要求提出规定。同时,规范明确要求运输用的冷藏车,保温车和车厢外部应设有能够直接观察的测温仪。同时测温记录应该在货物交接的时候提供给接货人员。规范还规定了货物中转的时间限制。比如,冷冻产品应在15分钟内;冷藏产品应在30分钟以内装卸完毕。
可以看到,DB 31/T 388-2007对食品的整个冷链过程的温度控制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规定。为了满足规范要求,必要的监测与记录技术和工具在食品冷链中应予以保证。因此可以预测,随着规范的贯彻实施,在上海冷链物流设备中,详细的温度记录,实时的温度监控设备将随之普及。
虽然DB 31/T 388-2007只是一个地方标准,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其它二线城市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先导的地方规范很有可能起到示范作用,最终形成行业甚至国家规范。随着执行细则的出台,食品冷链的各个环节,包括贮存、运输、零售等的温度监控和记录都将是必要的。
固定冷藏设备的监控实例
英格索兰公司哈斯曼品牌在上海对所销售的冷冻设备建立了一个监控中心。这个监控中心的建立是顺应客户的需求,在产品的某些关键部件上安装了温度或者其它一些参数的传感器,同时连接通信设备向监控中心发送实时监控的数据。
监控中心采用的监控手段多种多样。包括传统的利用电话线拨号的方式建立点对点连接,将数据从设备传送到服务器。也可以采用电信公司提供的有线互联网络或者移动公司的无线网络的通信方式进行数据记录的传输和警报信息的发送。这些系统不仅提供了监测功能,在某些特殊的场合还能够实现远程控制。
通过远程监控的实现,客户的售后服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所有设备出现的故障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并及时派遣工程人员进行维修,使得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有了保障。英格索兰哈斯曼为客户,包括全球第二大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提供疫苗保存的冷藏设备以及温度监控服务。同时,还为家乐福、大润发等超市提供食品安全监控服务,药品、食品的温度监控,对社会安全的医疗、食品供应作出了重大贡献。
移动运输设备和产品温度的监控实例
前面提到的葛兰素史克(GSK)制药公司,在疫苗的运输中也采用了非常完善的温度监控措施。所有疫苗都在2~8℃的环境下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使用了德国TESTO公司的温度记录仪,对疫苗的配送起始时间和到达时间,以及这个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曲线都作了详细的记录,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疫苗运输的安全。
我国食品行业的一些大型企业拥有成熟的低温冷链运输队伍。例如肉制品行业的双汇集团,以及乳制品行业的上海光明乳业等。这些公司都拥有自己的低温运送车队,并具有良好的运输调度系统。从产品出厂到消费者阶段,一直让产品处于低温状态。同时在运输过程中也利用温度记录仪进行全程的温度记录。
总结
一个良好的物流体系,不但需要有完善的设备和操作能力强的实施者,同时也需要良好的监控系统进行管理。冷链的温度监控正如商品的监护者一样,需要进行全程跟踪,始终维持商品安全。目前,我国的冷链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冷链运营者往往在冷藏/冷冻设备上有较大的投入,而温度监控却容易被作为一个附件而忽略。随着医疗、食品安全在社会中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标准法规的健全以及与国际接轨,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冷链温度监控将会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冷链运营者、温度监控提供商以及温度监控设备研究机构,应该及早做好准备,迎接全面冷链温度监控的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