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行进境冻品冷链一体化查验模式成效明显

上海实行进境冻品冷链一体化查验模式成效明显

2016年4月14日—— 近年来,上海水运口岸洋山港进境冻品进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共计进口23934批次,同比2014年上涨了26.1%。2016年第一季度共计进口7878批次,较上年同期上涨了42.72%。为应对进口量的迅速增长,提高检验检疫工作质量,上海检验检疫局结合质检总局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建设要求,历时半年顺利完成进境冻品冷链查验和储存一体化模式转变。一是实施货物分流。由原先一个查验场站,增加为两个,以满足持续增长进口量的库容需求。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查验场站服务质量。二是提升查验场站硬件设施。对照指定口岸标准要求,以进口量翻番为建设目标,扩建查验平台、增加查验靠泊门洞、增加采制样室、感官室、药剂室等检验检疫技术用房,合理规划现场查验流程、提高现场查验效率。三是实施卸货查验。对所有进境冻品实施卸货查验,查验工作全程视频覆盖。四是加强检验检疫后续监管。对等待实验室检测结果的扣检货物、现场查验发现的不合格货物或其他发现异常情况的货物实施直接入库封存,确保未经检验检疫合格的产品无法流入国内市场。

        2016年1月1日冷链一体化查验模式试点启动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在从容应对进口量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极大便利。一是缩短查验等待时间。查验等待时间由原先的平均2小时、最高4小时,减少到平均0.5小时、最高1.5小时。二是降低企业物流费用。冷链一体化查验模式避免了原模式查验掏箱完成后货物重新装箱到指定备案冷库存放所产生的二次装卸、运输等费用,每柜货物可节省1900-2300元。另外,现场查验合格放行的货物可存放在企业申报的冷库,由市场规范冷库的仓储价格。三是集中人力资源,提高检验检疫效率。因进口量较大,一线科室长期处于人员紧张状态,尤其在原模式下还需派员至备案冷库进行后续监管,导致查验工作人手更为紧缺。在冷链查验和储存一体化模式下,该问题已得到有效缓解。2016年第一季度不合格产品检出333批次,较上年同期上涨了122%。

来源于: 中国冷链产业网